155x35px;
1600x235px;

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来源:园林学习网 作者:园林学习网 更新于:2016-3-16 阅读:

(6)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建筑留学生回国人数明显增多,在上海、天津等地相继成立了基泰、华盖等建筑事务所,中国建筑师队伍明显壮大,进行了颇为活跃的设计实践。在1925年中外建筑师参与的南京中山陵设计竞赛中,吕彦直、范文照、杨锡宗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1929年中山陵建成,标志着中国建筑师规划设计的大型建筑组群的诞生。1927~1928年,中央大学、东北大学、北平大学艺术学院相继开办建筑系;1927年成立上海市建筑师学会,后改名为中国建筑师学会;1931年成立上海市建筑协会两会分别出版了《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中国营造学社也于1930年成立并出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这些形成了在建筑创作、建筑教育、建筑学术活动等方面的活跃局面。

(7)早在20世纪初,欧洲新建筑运动已对近代中国建筑发生过影响。从20年代末开始,当时盛行于美国的,从新建筑运动转向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被称为“装饰艺术”的新潮风格,以相当快捷的速度传入了上海、天津、南京等地,以上海最为集中。上海的外国建筑师设计的工程,如公和洋行设计的沙逊大厦、汉弥尔敦大厦、都城饭店、河滨公寓、峻岭寄庐,匈牙利籍建筑师邹达克设计的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业广地产公司设计的百老汇大厦等,都是这种“装饰艺术”风格。中国建筑师也创作了一批很地道的“装饰艺术”建筑和带有中国式图案装饰的“装饰艺术”作品。进入30年代后,在上海、南京、北京等一些城市,还出现了一批中国建筑师参与设计的现代派建筑,这些标志着当时中国建筑跟踪世界潮流的新进展。

总的说来,这10年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鼎盛阶段,也是中国建筑师成长的最活跃时期。刚刚登上设计舞台的中国建筑师,一方面探索着西方建筑与中国固有形式的结合,试图在中西建筑文化碰撞中寻找合宜的融合点;另方面又面临着走向现代主义建筑的时代挑战,要求中国建筑师紧步跟上先进的建筑潮流。可惜的是,这个活跃期十分短促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就中断了。

3、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末

从1937到1949年,中国陷人了持续12年之久的战争状态,近代化进程趋于停滞,建筑活动很少。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治统治中心转移到西南,全国实行战时经济统制。一部分沿海城市的工业向内地迁移,四川、云南、湖南、广西、陕西、甘肃等内地省份的工业有了一些发展。近代建筑活动开始扩展到这些内地的偏僻县镇。但建筑规模不大,除少数建筑外,一般多是临时性工程。

12345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