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互联网+古籍”:梨洲文献馆的数字化复活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6-11-9 阅读:


  1954年2月,浙江省文管会批示“准许设立梨洲文献馆”,余姚县人民政府指定龙山书院旧址中天阁为馆址(现又称“王阳明讲学处”),姜枝先出任馆长。经过募集经费、修葺房屋,同年底,中天阁作为梨洲文献馆馆舍已然整饬清爽,重拾书院风采。于是,所有图书文物搬运上山。据统计,当时馆藏书籍数以万计,名家字画300余幅。梨洲文献馆成立后,先后出版了一些刊物。然而,在“文革”期间,此处受到重大冲击。当时,红卫兵数次逼迫姜枝先交出馆舍钥匙,但他没有妥协。因为他的坚持,大量珍品逃过劫难,其中,就有王阳明的真迹《寓赣州上海日翁手札》。

  1959年,因机构调整,梨洲文献馆的所有文物藏书移交给余姚县博物馆,职能改为县博物馆历史部。1962年,余姚县博物馆撤销,所有业务归余姚县文化馆接办,梨洲文献馆名义上仍继续保留。至此,梨洲文献馆几乎走向名存实亡。1990年,梨洲文献馆中的陶器从中天阁搬入余姚县文保所库房。1998年11月,梨洲文献馆的书籍也被搬入余姚市文保所库房。

  在此后漫漫的一二十年间,梨洲文献馆基本处于若有似无的状态。2010年冬,原由梨洲文献馆所藏的文物图书,全部搬入保管条件更好的余姚博物馆古籍库房。至此,梨洲文献馆成了存在于人们口中的传说。然而,不少有识之士还是殷殷惦念“梨洲文献馆”这块金字招牌,盼望着哪一天可以重新启用。

  数字化信息时代的来临,这一愿望的实现出现了另一种可能。世事有巧合,而这种巧合,或许就可以称为缘分。在梨洲文献馆成为“传说”后仅一两年,2012年3月,依据上级统一部署,余姚市文保所全面启动、开展古籍普查工作。此项工作,所依据的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浙江省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确定要为境内的每一部古籍办理一张“身份证”,当时预计在2015年12月基本完成。

  许多人意识到,这将为穿透时光迷雾、重拾“梨洲文献馆”的书香,带来良好的契机与条件。余姚籍著名作家、《河姆渡文化探原》作者陈忠来在听闻古籍普查和数字化处理的消息后,在一个清晨特意登临龙泉山,感慨地说:“叩开中天阁的门扉,缓缓跨进门槛,似乎还能感受到那种前尘的眷恋与旧梦的余温。而在许多读书人的心里,这种眷恋与余温聚积而成的,或许就是对于相应新生事物的呼唤。”

  古籍普查行动

  博采精藏,细数家珍
12345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