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山西古建筑雕刻艺术 :雕镂蕴千古,土木显华章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太原日报》 更新于:2020-9-3 阅读:

山西历史悠久,河山壮美,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被誉为表里山河。山西以丰富的地上古建筑和大量的民居宅院、宫观寺庙而著称于世。其存量巨大,脉络久远,环环相扣,从未间断,是中国古建筑存量最多、体量最大的地区,素有“中国地上古建筑博物馆”之称。

山西古代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建筑基本形成的历史可追溯至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氏族部落用木棍和草泥建造的穴居和浅穴居,逐步发展为地面上的房屋。建筑的初步形成,为人类聚落和初期国家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自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开始,经夏、商、周到春秋时代,经过1600年的发展,中国古代建筑从初期简单的木构造发展到较复杂的结构方式。

春秋时代已出现了较复杂和成熟的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结构方式,形成了很多以宫室为中心的大小城市。与此同时,伴随奴隶制的发展,建筑上也出现和形成了等级制度。《礼记·礼器第十》:“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进入战国时期,随着工农业、商业和文化的逐步繁荣,特别是冶炼技术等社会生产力的大力发展,这一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材料出现了“砖”。

同时期,在中国最早的一部工程技术专著《考工记》中,有了以管理工程为专职的“司空”记载。在《考工记》中还记录了许多重要建筑制度、规划思想及道路、门窗和主要宫室内部的标准尺寸及工程测量技术。至东汉时期,已有大量成组使用的斗拱,木构楼阁逐步增多,砖石建筑、砖券结构也发展起来。汉瓦当的使用和装饰花纹、图案证明,汉朝建筑已经综合运用绘画、雕刻、文字等作各种构件的装饰,达到结构与装饰的有机结合,成为以后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手法之一。至此,中国古建筑装饰作为一个独特的结构体系,已基本形成。

木构架是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这种木构架分抬梁、穿斗和井干三种结构方式。因建筑构造需要,三种方式可混合使用,其中抬梁式结构使用范围较广,在三者中居于首位。抬梁式木构架的构成是沿房屋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此为一组木构架。在相邻平行的两组木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连接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和脊瓜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由此形成木构架建筑的基本结构,由两组木构架形成的空间称为“间”。

一座房屋通常由二三间至若干间沿面阔方向排列。由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成庭院,再由庭院组合成各种建筑组群,由此形成中国古建筑的组群布局规律。当建筑以不同的方式来组合时,随其功用和用材大小不同决定其规模,进而产生多种组合方式。受等级制度和礼制要求,抬梁式木构架的组合和用料产生很多差别。最典型的是宫殿、寺庙及其他高等级建筑上才允许在柱上和内外檐的枋上安装斗拱,用以承托梁头、枋头。斗拱的大小、层数兼具结构和装饰的双重作用并决定建筑出檐的深度和大小。这是甄别中国古代建筑级别的重要依据,斗拱成为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标志和结构装饰元素。

1234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