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看故宫文物修复师王有亮如何守护“青铜时代”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6-9-21 阅读:


  如今,王有亮同一届的师兄弟有离开故宫的,也有转了组的。他就一直干这行。“有些事儿不用嚷嚷得全世界都知道,一辈子踏踏实实的,挺好。”

  灯下不做色

  “其实过得特快,不知不觉就老了。”王有亮说,尤其是在故宫里面,外面的世界不停地变,这里的节奏一直这样,不紧不慢的,变化也多是长年累月地积攒出来的,让人难以察觉。

  有些东西,会被永远铭刻。比如师父的训诫。30多年,王有亮记不清修复过多少件文物了,不过他一直能原封不动地背师父的话:“严密的焊缝不能超过3毫米。到现在,我也是这样要求我的徒弟。”

  翻开他的掌心,手纹淡得看不出来。这是常年打磨青铜器的后果。

  在故宫的文保科技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同组的手粘的东西不一样,青铜器组手上是锈,木器组是鳔,漆器组是漆。

  王有亮说:“最难受的是过滤铜锈的时候。漫天的铜末子飞到身上。夏天一出汗,别说手了,鼻子、脸,浑身都是绿的。”“铜锈的味儿闻多了,鼻子、嗓子、眼睛都疼得难受。” 由于常年要接触各种化学品,干青铜修复的人大多都有鼻炎。每当换季一变天儿,一屋子人轮流打喷嚏。王有亮摆摆手,不当回事儿。“都是这么过来的。”

  跟大多数中国传统手工艺一样,除了吃的了苦,优秀的匠人还必须得有天分。在青铜修复这个行当里,做旧调色这个步骤就完全凭感觉,要靠自己参悟。

  “你看着这个是绿色,其实里面还搀着红、黄之类的好多颜色。有时候一个礼拜也调不出,就得一点点儿地试。”王有亮说,干他们这行儿有规矩,灯下不做色。

  “阴天也不行,就得是自然光。也没听说过用秤约约颜料克数的,都是凭手感。”

  千百年来,青铜匠人就是在自然光下,学着悟着,鉴貌鉴色。

  师父眼毒,也苛刻,绝对不能凑合。“他说,你这个色不对,都浮的,露着底儿呐!那你就得拿回去重新琢磨,有时候甚至得把已经补好做好的锈色全部用药水洗掉了重新做。”王有亮说,“外行看着,青铜就是绿色的,但笔一涂上去,马上就能看出不一样。”

  直到现在,偶尔碰到独特的颜色,王有亮也得琢磨,是加点蓝啊,还是加点红啊,加多少合适呢。

  经验,也就是这么一次次地试出来的。

  惟一跟年轻时候一样的是,他现在也坐不住。原来是心里闹,现在是坐长了腰疼。

  修青铜器,累腰。焊接的时候得抱着干,东西不能撒手,老得拿着劲儿。大件抱起来,还得有人扶着。

  有人问这腰的毛病就是跟干活劳累过度有关系吧?王有亮说,原因复杂着呢。

  偶尔,王有亮也会坐得忘了腰疼,就跟记者进门采访时看到的那个场景一样。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