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故宫所面对的两难选择:保护还是展示?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6-3-2 阅读:

  肖燕翼正是直接负责购买《出师颂》的院领导之一。他告诉记者,故宫每年的文物收购准备金是1000万人民币。但实际上只要有了具体目标,随时可以临时申请经费,且具体的金额其实并没有限定上限。肖燕翼说,当《出师颂》刚一浮出水面,故宫博物院著名的书画专家徐邦达先生就建议购买。2003年夏天,嘉德拍卖行曾经把《出师颂》拿到故宫来,请各方面的专家来辨认。当时拍卖行的底价是2000万人民币。“我认为这个价格还没有触顶。”肖燕翼说:“随着我们国家国力的增强,经济实力的好转,以及对中国古代文物的认识,以后中国文物的价格还会继续上升。比如1973年故宫博物院买了一个元代鲜于枢的手卷,当时的收购价是500元。现在500万都不可能了!反过来,如果现在鲜于枢的手卷能够用500万人民币买下,这等于说中国古代的文物太不值钱了。现在有了拍卖行,对文物的价值越来越重视,我认为这是一个好事,说明大家开始重视(中国)文物了。”

  财政部教科文司文化处长王家新谈到征集宋代米芾的《研山铭》时启功先生曾说过一句话:《研山铭》是好,确实精彩,但是3000万贵了点。当时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调侃说,北京修1公里地铁要6个亿,能买20幅《研山铭》。“您说是修1公里地铁,还是买20幅《研山铭》好?当然地铁肯定要修,《研山铭》也需要征集。想起文化和文物来有时挺悲哀的,也令人忧虑。”王家新说。2002年国家财政第一次设立了“国家文物征集专项经费”,当年安排5000万元。这笔经费并非故宫一家独享。在国家文物局购买了《研山铭》后,收购《出师颂》最终动用了故宫的门票收入。王家新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对于中国文物价格的看法:“我觉得一件文物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它的价格是不一样的。比如在乱世,人们关心的是安危和温饱问题,文物怎么能值钱呢?当年溥仪以赏赐其弟溥杰的名义将大量书画文物带出清宫,流散民间,俗称‘东北货’,当时在长春街头是以麻袋论价的,那是文物的价格吗?……因为那是一个乱世,一个山河破碎、流离失所的年代。而盛世来临,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文物的价格必然就要上扬。”王家新回顾了1953年《中秋帖》和《伯远帖》在香港露面的时候的费用。“当时郑振铎、王冶秋等向周恩来总理建议要把它们买回来,最后花了47万元,加上后来的《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等总共花了几百万元。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举,对外又抗美援朝,1953年财政收入是213亿元,总理能特批上百万外汇来买这批文物,那是非常了不起的决策。而2002年的财政收入是19000亿元,故宫以2000万元来买这件文物,我想大家对这个比价应该是有所判断的。再者,事过50年,谁想拿两个亿、三个亿来买《伯远帖》、《中秋帖》,我想故宫也绝对不会卖的。因此,文物收藏一定要有眼光,应该历史地看问题。

12345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