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中国古建筑营造形式及用材的演变过程

来源:古建家园 作者:古建家园 更新于:2023-1-12 阅读:

木框架结构多以榫卯连接为主。巧妙的榫卯连接方式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由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由于榫卯连接中榫有一定的长度榫卯之间的结构有一定的间隙因此该连接既非刚接也非完全柔性具有较好的活动性和吸能性。

木架结构的典型代表除应县木塔、佛光寺外还有很多例如:苏州报恩寺塔(502-556年间建)、开封大相国寺(始建于555年,711年重建)、芮城永乐宫(1240年建)等均为大型木结构建筑物。

木框架结构建筑物芮城永乐宫

多层砖木结构建筑的发展

木架结构房屋不断得到发展后来发展到建造多层木结构房屋和多层砖木混合结构。例如三层的广西容县真武阁砖石结构的唐代陵川崔府君庙(现存为金代重建)三层木结构的蓟县独乐寺(始建于582年)等。独乐寺高23米中间层为暗层。

多层砖木结构建筑物广西真武阁

谈到多层木构架结构不得不归功于斗拱的作用。各种类型的斗拱在多层木框架结构的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1.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上一层传给下一层。

2.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型更加优美、壮观。在它成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作为构件大小的基本尺度曾以这种办法作为建筑的“模数”制。后来的斗拱逐渐变为装饰也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式样多种。它构造精巧造型美观如盆景似花篮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斗拱为榫卯结合这种结构和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类似。构架的节点不是刚接这就保证了建筑物的刚度协调。遇有强烈地震时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了抗震的作用。

斗拱的起源和演变有三种说法:

一种认为由井干结构的交叉出头处变化而成;

一种认为由穿出柱外的挑梁变化而成;

一种认为由擎檐柱演化为托挑梁的斜撑再演化成斗拱。

斗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做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斗拱的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西周铜器拱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象战国中山国墓出土的铜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拱的形象。汉代的石阙、明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也有大量斗拱的形象。从汉高颐阙和四川牧马山、山东高唐出土的汉明器陶楼上可以看出柱顶有斗拱承托檩、梁或楼层地面枋挑梁外端的斗拱承托檐檩各个斗拱间互不相连。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间用斗拱最初是一种在现代称为人字拱的斗拱即在额枋上立一个叉手上置一斗承托檐檩。至初唐从西安慈恩寺塔门楣石刻上还可看到佛殿柱间仍用人字拱。

12345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