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中国古建筑文献研究的方法与作用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中国文物报》 更新于:2020-3-5 阅读:

研究古建筑,寻找其发展规律,掌握其发展脉络,吸取其经验教训,不仅能服务于今天的古建筑保护事业,更能为当代建筑的发展提供支持。中国古建筑研究,自梁思成等老一辈学者成立营造学社开始,就讲究法式与文献的对照。时至今日,作为“法式”的部分因为古建筑维修的需要得以长远发展,而文献部分则进步有限.

今人研究古代建筑,其基础资料大体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现存的古建筑,此为实物资料;二是各种文物遗存,盖指出土的文物、明器等,此为考古文物资料;三是流传至今的各种典籍、画作等,此为文献资料。根据载体和记录手段的不同,可以将古建筑文献分为三大类,即典籍、画作与汉字,下面将分别就其进行论述。

中国古建筑

一、典籍类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且其文明传承数千年来不曾中断,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典籍浩如烟海。但由于长期以来建筑学是作为匠人的技艺传承的,并未形成系统的学科理论,所以历史上直接的建筑理论书籍并不多。但是间接对古建筑研究有用的典籍却数不胜数。

(一)直接古建筑典籍

此类典籍以《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园冶》为代表,其特点是直接对某一历史时期的建筑理论进行系统的说明和阐述。如《营造法式》于宋元符三年(1100)由将作监少监李诫组织编写而成,崇宁二年(1103)由官方颁布实行。全书分为释名、各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五部分,详细规定了当时各种建筑施工设计、用料、结构、比例等方面的要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讲述建筑理论的书籍,对于宋代官式建筑的研究具有无可估量的作用。《园冶》由明代计成所作,全书共三卷,分别从兴造论、园说、相地、立基、屋宇、门窗、墙垣、铺地等十二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施工理论进行了系统论述。此类典籍存世极少,但对于古建筑研究的意义却非常重大,著名学者梁思成就称《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为“中国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

(二)间接古建筑典籍

此类典籍的特点是对某一古建筑或某一地区古建筑的历史、特点、形式、布局等情况进行了直接的描述。主要包括一些文学类和史志类的典籍,如《两都赋》《二京赋》《嵩岳寺碑》等。《两都赋》由东汉班固所作,他在文中对汉长安城选址、布局及宫殿外观等情形进行了描述。而唐李邕所作的《嵩岳寺碑》则详细讲述了嵩岳寺的兴衰演变,对其历史沿革、建筑年代、建筑环境等作了详细介绍。此外史志,尤其是地方史志对一城或一地的建筑历史、建筑发展、城市布局等情况多有描述记载。这些都为我们研究当地建筑提供了支持。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