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浅谈四川民居建筑的发展史

来源:巴蜀方志 作者:巴蜀方志 更新于:2020-10-8 阅读:

(四)元明清时期

此时期巴蜀建筑类型普遍增多,建筑规模及数量伴随人口剧增而空前扩大,地方特色独创性和文化融合性增强。尤其是元末明初及明末清初,两次外省大规模移民,即所谓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大量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以至江西、福建、陕西、甘肃等地移民入川,使四川民居文化渗入了各地文化的成分,经长期兼收并蓄、融合发展,一方面逐渐形成远近趋同的特有的“川味”民居风格,另一方面,省内不同移民聚居地区又呈现出各自相异的差别。所谓“五方杂处,俗尚各从其乡”。

四川境内地大物博,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在川东、川西、川南、川北都不尽相同,因此,民居形制类型变化也就十分丰富。现查,四川明代的民居因战火兵灾破坏只保留稀少,大量的古代民居多为清代所建。犍为罗城镇、资中铁佛镇为明代布局留存实例。古城阆中,巫山大昌镇保存了数目可观的明清民居片区。

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乡场仍有不少优秀的明清民居实例。这一时期民居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类型多样,规模宏大,结合地形的四合院制度日趋成熟,特别是多天井大组群四合院反映了人丁兴旺的大家族宗亲社会发展的状况,星罗棋布的农村,场镇的沿街联排,店宅合一的民居逐渐定型并且风格趋同,民居适应地形的方法日益丰富多样。同时,民居的装修、装饰艺术处理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工艺达到很高水平。

(五)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以后,随着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形成,外来文化日渐侵入,尤其西方传教士甚至深人到川内穷乡僻壤,兴教堂,造官邸,引进各种西式古典建筑式样,也有的与传统建筑形式结合成“不中不西”的混合式样。在一些开埠城市。如沿江的重庆、万县、泸州、宜宾及成都等城市,外侨定居造了一批西式“洋房”,反映出“殖民风格”特色。

一些达官显贵以“祟洋”为荣,仿西式“公馆”的住宅也出现不少,也有的在保留传统民居式样上加以改造,如广泛使用玻璃,加大门窗,引人西方古典装饰等等。甚至有些乡场也采用西式柱廊拱券方式兴建,较典型的如大竹清河场一条街,全为连续双层拱廊骑楼风格,但其柱式的榨头则革新为灰塑大白菜、南瓜等乡土题材,也别具一格。

这一时期,是传统民居的尾声时期和中西文化交融时期,但保留下来的实物数量也十分丰富,很值得重视并加以研究。特别是抗战时期,又有大量外来人口入川,重庆作为陪都,对近代四川建筑包括近代民居的演变发展,如城市里弄住宅的产生,官僚显贵花园别墅的出现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