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大拆大整”中一批优秀老建筑、老门台该往何处去?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中国文物网 更新于:2018-3-7 阅读:

  一直以来,“三普”登录点、信息点的保护管理缺乏明确法律条款,难以落实。去年8月,我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城中村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了将根据专家调查评估意见,由属地政府确定对辖区内古建具体保护方案。龙湾区副区长梁斌称,《通知》出台后,他们召集各相关部门,由文物部门牵头成立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协调小组,制定了一套保护原则、落实相关土地、简化审批流程;抽调相关部门15名专家成立古建筑保护专家库,经十数次现场走访、评估论证,确定了对拆迁范围内古建筑的“分类处置”方法。

  “并不是所有年代久远的建筑都具有保留价值。”原市文物局局长金福来全程参与了龙湾区历史建筑评估考察,认为此次列入“就地保护”的建筑“值得保留”。目前,在龙湾区拆改范围内,确认原址保存的古建共有25处,这批建筑多为灰塑艺术特别精湛、不易搬迁、对重大历史事件有影响的见证物、名人故居,或是在不影响用地规划的绿化用地上的历史建筑。他期待,结合城市景观规划设计,通过把建筑周边功能置换成绿地公园,这些历史建筑可为城市增添靓丽风景线。如永中街道联谊村“就地保护”的吴炳文宅,在拆除周边建筑后,能完美地与下湾河道契合,极好地呈现了水乡风貌。

  “将拆迁的古建筑进行集中展示,加以活化利用,可成就一批古建,建成区域内新文化地标,为市民提供进行文化活动的新场所,可谓‘多全多美’。”在金福来看来,迁建是古建筑保护新的探索模式,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抢救性”保护措施。

  垂垂老矣的古建筑,要真正被活用起来,方能成为生活中的鲜活文化,发挥其人文价值。“钟秀园古建筑群落建成后,将引入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文化驿站,开辟文化艺术展览区域等,逐渐形成个性化布局、产业化发展的新业态,把文物保护嫁接到文化产业中去,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龙湾区文广新局负责人表示,这批古建将以“文物+文创”“文物+旅游”“文物+教育”等多种模式加以“活”用。

  据统计,2016、2017年龙湾区涉及整体迁移搬迁的历史建筑共有38处,其中16处已完成保护方案专家论证,除已知两处公园外,这批建筑还在寻觅更多合适归所。对于只有部分构件保存较好的历史建筑,保护方式则是拆取构件,保存利用。截至目前,已拆取建筑10处共十万余件特色构件,其中部分构件将用于全国文保单位永昌堡和寺前街历史街区修复。

  部门协力,倾心捍卫家乡最美风景

  “旧时永嘉场面临大片村居全盘拆除的状况,这些历代祖先沉淀的古建筑文化与丰富的人文传统精神,将终止于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也只能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使我感到无奈的困惑与情感的沉痛……近几个月来,我因工作职责一直在拆迁办中协调呼吁,但收效甚微……”

1234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