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徽州建筑审美文化的特色

来源:永乐古建 作者:永乐古建 更新于:2018-1-31 阅读:

在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范围内,遗存着大小不等的五千多个明清村落,展示着徽州建筑审美文化。挖掘徽州建筑审美特色,对于今天的城乡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在理念层面,道家的“美在自然”说与儒家的“美是中和”说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的两大理论支柱,这同样成为徽州人审美的主旋律,徽州审美文化创造的主格调。我们知道,徽州文化的哲学源泉是孔子的先秦儒学,徽州审美文化发展的主线是传统儒学。围绕着儒学理念和理学内涵,徽州人把审美触角延向社会各个方面,通过以物比德,以道而器,将至善的德行、诚信的圣条、睦族的礼让贯穿其中,成为一种人生哲学和审美态度,将审美生活化、世俗化、形象化,使道德的“善”、伦理的“孝”、心境的“和”成为生活中“美”的实质内容,成为衡量美与丑的一个基础性标准。

古代徽州社会,儒、道、释以及原始鬼神信仰和英雄崇拜并存,但儒家思想一直处于上风,占据审美文化的主流。儒家提出的“中和之美”和“中庸之道”,要求适中,达到恰当而不“过枉”、娇情又不失态、艳俗而又不庸俗,对人避免困境中走极端和看问题片面性起了相当影响,儒家“中和之美”理念被社会共同认知和宗族普遍接受,也使比较极端的宗教审美在徽州失去了市场。徽州人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和神秘世界,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融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中,将其抒发在具体的审美物象中,满足在日常心理和伦理的社会人生中。在恶劣的生存境地中,矛盾与冲突不断,焦虑与抗争不绝,“忍”是最好的现实面对方式,“忍”一度成为徽州人审美选择的常态,徽州到处可见“百忍图”、“忍心堂”、“忍字照壁”等审美文化载体。忍的审美效果是“和”。徽州审美文化中祭之器、礼之乐、食之味、居之所、行之道,都带有“中和”色彩,从“中和”概念中引伸出 “对称”、“中轴”、“中心”、“中规”、“和混”涵义。所谓“和”,包含有“寓多于一”和“平衡适中”双重涵义,都强调美的多样统一性,也就是“调和为美”。徽州人在接受这种审美理念的同时,提出了“崇和尚善、情理统一”的审美理想,通过对宗法礼乐之度的把握,建筑格局的定位以及秩位之要的发挥,强调以善为美,以和至善,以忍为怀,强调通过读书强化人的内在美,通过训导注重人格美,从而形成了以宗族社会之“和”为特征的伦理美学体系。

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以儒学为宗,吸收佛、道思想,将天理、仁政、人伦、人欲内在地联系统一起来,把中国儒学推上了重要的发展阶段,而徽州成为这一理论变革的实践基地。作为一种“思想先行”的传统意识,朱子理学美学的“文化影响”深远,其审美哲学中的伦理化倾向,表现为艺术的政治化和人格化,以及审美的伦理功能化,朱熹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要求视为“人欲”,把封建纲常与宗教的禁欲主义结合起来,严重地禁锢了徽州人审美思想的突破,故而在徽州建筑、色彩、格局、装饰中留下了许多“徽州禁忌”,这影响到审美坐标体系的建立。从这个意义上讲,朱熹的伦理化审美是有很大缺失的,并不是一种完整意义的“美”。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