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文物修复”岂能随心所欲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7-1-5 阅读:

  西班牙近年对兴建于公元9世纪的马德雷拉古堡展开修复工作,然而最近完成的修复工程却直接用水泥对古堡损毁部分进行重建,令世界傻眼,更在互联网上引发一片嘲讽。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甚至批评称,“这是世上最差的修复工程”。(见3月26日《光明日报》)

  在西班牙,近年来还曝出不止一起因为不当修复导致文物损坏的事件,在糟蹋文化遗产的同时,也沦为坊间的笑料。该国东北部小镇博尔哈一座教堂的壁画中有19世纪著名画家埃利加斯·加西亚·马丁内斯的作品《戴刑冠耶稣》。2012年,由于受损严重,“热心”的八旬老太塞西莉亚·吉梅尼斯为其“修复”,结果把耶稣涂成了“福禄猴”,成为文物修复界的极大悲剧。其实,在文物修复方面犯下错误的绝不止是西班牙人,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程度不同都有所存在。

  文物,乃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壁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等。文物作为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其承载的信息极具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藉文物,我们自可补缀“洪荒莫传”的历史,复原“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城池风景,演绎“车辚辚,马萧萧”的壮烈场面,解读“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无穷奥妙,体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境界。如果说,文物是文明所造之物的话,那么,因为文明的降临,附着于文物载体上的定然是一段凝固的历史,记载着兴衰更替,铭刻着荣辱得失,在血与火中熔铸成永恒的话题。于是,找寻文物,其实我们就是找寻自己的先辈,自己的故乡,自己的历史。

  文物,历经劫难而独存,不能不说是莫大的幸运。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文化资源,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对于继承和发扬世界的优秀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民族自信心和创造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加强对文物的修缮、保养,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这是世界各国对于文物保护管理的同一性原则。否则,出现像上述在西班牙发生的“直接用水泥对古堡损毁部分进行重建”,抑或“把耶稣涂成 福禄猴 ”的随心所欲的修复情况,这不啻劳民伤财、弄巧成拙,更是对文物造成了永久性的损害。

  想到了达·芬奇的一幅名画,这幅画作于500多年前,并且是画在墙壁上的一幅油画,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至今仍不见“陈旧”与“老化”。当你来到意大利圣玛丽亚大教堂,看到这幅巨作时,除了感受震撼就是惊叹后人修复技术的高超。这幅于1498年完成的油画由于是画在泥灰墙上,并且画家每准备一片泥灰后未等彻底干燥即作画,用的又是自己调制的颜料。70年后,画面开始出现霉斑,数百年来进行了多次修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修复专家用最先进的技术将后人多次修复的东西去掉,露出了原作的模样。是啊,极力掩盖修复的痕迹,“修旧如旧”,是文物修复的最高准则。修复文物,固然需要伟大的智慧与高超的技术,同时更依仗文物修复匠师们持一份敬畏与尊重。诚如明代周嘉胄要求古籍修复师有“补天之手,贯虱之睛,灵慧虚和,心细如发”一样,每一个从事修复工作的人必须抵挡诱惑,耐住寂寞,殚精竭虑、追求极致。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