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政府有限主导 企业、村民合作共赢 ——古村落保护发展模式探讨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6-4-7 阅读:

  当前, 我国在古村落保护方面已经出现了博物馆式保护、 集散为整保护、 历史街区保护、分区式保护、 原生态保护、 旅游开发式保护、 景观设计式保护、 特色产业式保护等多种保护模式。 但究其根本, 这些模式大多存在着明显的“倒三角”结构, 即顶端为国内有识之士与先进的国外保护理念, 加上新城镇化背景下国家层面的强烈驱动, 中间为企业与当地政府部门,下层为单薄而相对落后的村落形态以及长期生存于其中的原住民。

  “倒三角” 结构的弊端

  实践证明, 位于底层的村落与原住民难以支撑这个“倒三角”的稳定性。 国内的很多专家学者缺少原住民真切的生存体验, 国外好理论与好办法的引入与实际操作之间有着很大的距离。 国外保护理念产生的历史环境与国内情况不同, 生搬硬套会导致实施者有削足适履、 无所适从的尴尬。 政府层面从上到下的规划与政策引导大多与最初美好设想南辕北辙, 实施过程中有时还会牵涉村落内原住民的自由意愿以及宅基地所有权等法律问题。 外来企业资本注入古村落, 首先考虑的往往是开发后的获益,而不是古村落文化风貌的保护。 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考虑更多的是政绩与舆论压力。 唯有村落内的原住民是最有发言权的, 但由于对现代化舒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导致对保护古村落的种种办法与约束不理解、 不配合。

  以门头沟古村落为例探求破解之道目前学界基本形成共识, 认为古村落的构成应包括自然生态环境、 村落整体格局风貌、 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的原住民生活等方面。

  笔者认为, 具体分析研究古村落的构成, 从中找出不同村落的特色, 壮大“倒三角”结构中的支撑点,以点扩面, 将“倒三角”翻转为“正三角”, 应是破解目前古村落保护利用难题的要点。

  以北京市门头区沟为例, 该区区域面积 1455平方公里, 其中 98.5%为纯山区, 有 100余座海拔 1500米以上的山峰, 在大山怀抱中共有 178个行政村, 其中包含有 563项文物古迹。 该区域内有国保单位 1个(爨底下村),历史文化名村 3个, 全国传统村落 10个,市级文化保护区 2个, 全区共有古村落 33个, 占北京市古村落总量的 68%。 这些村落分布于浅山区、 过渡区与深山区, 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是周边的生态资源。

  虽然门头沟区是北京市的生态涵养区, 但古村落周边的生态涵养还有很多基础工作要做。 有的古村落位于逼仄的山谷, 有的村落周边缺水, 有的位于城市郊区, 公路与铁路从村边经过, 喧闹纷乱。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