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文物维修保护工程实施中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6-3-24 阅读:

  文物维修保护工程是一项科学的专业工程。从设计、施工、监理到质量监督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科学实施。尽管国家出台了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管理办法,提出了设计方案的深度要求,但在具体的一些行业规范、预算定额方面,一直还没有完善的标准体系。文物保护工程应当满足哪些要求,也就是专家常说的“深度”字眼,具有一定的弹性,加上每个人对维修保护技术认知方面的偏差,往往直接影响到了文物维修保护的效果。

  随着文物维修保护工程设计方案中要求内容的不断完善,一些急需解决而又不容忽视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尤其是修缮工程中结构的安全性问题,这关系到文物建筑维修工程的质量。看看古人维修的历程,我们从中都会感到文物建筑经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好多构件还是原构,是什么原因能让这些建筑的生命长久维持,更多的是每一次工程维修的质量。当前,文物建筑维修的周期在缩短、次数有所频繁。有的建筑因设计时勘察不细,不能针对性地提出保护措施,致使施工中一些文物构件的历史信息、彩绘遭到保护性破坏;有的对构件承载能力不进行科学分析、测算,造成维修后出现梁架折断或翼角塌陷的现象。加强对文物保护工程各个环节的管理,制订切实可行的规范标准,无疑会对每一项保护工程起到积极的作用。

  严把设计深度

  当前国家文物局出台了《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 (试行)》,维修设计方案从设计说明到图纸表述增加了许多内容,但勘察单位在方案设计中经常出现一些通病。比如,只对柱根糟朽、梁架走闪等进行勘察;对文物保护工程修缮的具体做法,不能因地制宜,详尽表述,用“传统工艺”几个字代替,就连文物保护工程中保护性设施以及地基加固等分项工程,也没有明确说明护坡砌筑砂浆标号,仅用“水泥砂浆砌筑护坡”表述,这些做法直接导致不能有效指导施工。此外也有一些修缮方案对地基、基础的勘察分析不够,设计方案中往往关注地表建筑多,而忽视地下基础问题,待地表建筑维修后,地基稳定性出了问题,修缮后出现措手不及的现象。如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文物建筑周围开挖地道、防空洞等,对今天文物建筑的生存构成隐患,但在勘察设计方案时常常忽视这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大木构件铁件加固中对原构件的承载力不进行科学分析计算,有的加固做法不符合原结构的受力特点,导致在施工中构件加固的方法千姿百态,加固的结果就是铁件成为装饰。这就要求勘察单位在编制设计文本中,设计人员能够找准病害问题,认真分析导致建筑结构发生变形,局部或整体失稳等问题的病因;对建筑风格、形制方面发生的变化,复原依据等都要做充分准确的评估分析。尤其是不能局限于建筑表面及外观出现的构件脱落、残损等现象,要使维修内容、维修对象、做法要求等更具有针对性,使受力构件加固方法更具有科学性。

1234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