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南京仅存古代县衙建筑已启动修缮 存两副警世楹联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6-3-9 阅读:

  上元县照壁与一句歇后语

  过去,官府衙署、寺庙大宅的正门前大都有块照壁与门相对。一是起装饰作用,二是有避邪?灾之说。更重要的是可用来张贴官府的布告、通令等。

  照壁通常都是用砖块砌成的,而清代上元县衙的照壁不同,它是用木板做的,这在全国极为少见。上元县衙木照壁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由知县唐开陶建造,咸丰三年被毁。

  清末,南京地方志专家陈作霖在《炳烛里谈》中写道:“上元县照壁以木为之。相传其基为仙鹤地,以土石压之,力有所不胜,将不利于县官,故历多年皆遵而不改焉。”这说明,在近一百五十年间,上元县衙的照壁均“以木为之”。

  有趣的是,上元县衙的这块木照壁还引发了一句只在南京流行的歇后语:“上元县照壁——一定”,也有一种说法是“上元县照壁——板的”,其意与另一句普遍流行的歇后语“木板上钉钉——笃定”相似。南京人是很讲诚信的,答应人的事,会努力去做。因此在南京民间,木照壁成了恪守诚信的代名词。各行各业商务之事、请托之事,一经谈妥,当事人便要说上一句:“上元县照壁——一定。”意思是所承诺之事就像木板做成的照壁一样,不会改变。

  上元县衙的两副楹联

  甘熙在《白下琐言》中还记载了清代上元县衙的两副楹联。作者都是当时任职的县令。一位没有留名,一位留有名字。这两副楹联反映了封建社会两位父母官一位勤于政务,有所作为;一位洁身自好,清廉为官。

  上元县衙大门的楹联是:“政先六十一县非曰能之; 风行二百三里固所愿也。”

  清代江苏全省设有六十一个县(含州、厅),分属江宁府、扬州府、淮安府、徐州府、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等七个府管辖。从联语的口气看,作者是县令无疑。上联是说:上元县的政务做得好,排在全省各县之前,并非我有多大能力。自喜中又表自歉。下联是说:上元县范围有二百零三里,让良好的社会风气在全县形成,本来就是我的愿望。

  清代,曾用“冲、繁、疲、难”四字来衡量府、县治理的难度。“冲”指交通频繁,“繁”指政务繁杂,“疲”指税粮滞纳,“难”指风俗不正、犯罪率高。而作为省、府首县的上元县正是“冲繁难”县,又称“要”县。主政这样的要县,政务能领先各县,说明这位县令是位颇有作为的“百里侯”。

  上元县衙二门的楹联是:“愿皆为良善民,无干刑法; 誓不作贪酷吏,有负平生。”为县令许维枚所撰并书写。许维枚生平事迹不详。这是他上任伊始的表白,可作官箴看。上联劝民不要做犯法事,下联诫己莫当贪墨官。就是在今天,这副楹联也没有失去现实意义。

12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