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人员缺乏技术薄弱 山东基层文保力量亟待加强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6-1-27 阅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01处增至19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606处增至1711处,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十二五”期间,山东文物保护状况大为改善,但人员、技术、经费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也仍在凸显。

  根据山东省文物局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1月,山东可移动文物普查已登记文物470余万件,亟待进行抢救性修复的濒危文物总数接近150万件。“与全省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的迫切需求相比,山东文物保护修复专业力量明显不足。”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有关负责人吴双成介绍,目前山东省内的博物馆中,设有专门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的不到三成,全省国有博物馆从事文物保护修复、保养的技术人员不足200人。“文物保护、修复和理工类文保专业背景的人员更少,现在的文物保护队伍多是半路出家,缺乏专业化的知识、经验和技术,且分散在各个单位,处于严重不均衡状态。”

  而在拥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的泰安市,文保情况也不容乐观。泰安市文广新局局长王新民介绍,目前泰安市级、县(市、区)级层面的文物管理机构人员普遍较少,基层文保单位看护员建制不齐全,也缺少必要的工作装备和防护用具。而这直接影响当地文保工作的开展。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和维修保护单位,泰安市一些文物本体出现损毁现象。比如泰山经石峪等石刻文物,至今尚未研究制定出较好的保护措施,长期遭受暴晒和风雨侵蚀,日渐残损。

  地处大运河沿岸的德州市,文保事业同样受人员掣肘。“各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是文广新局,除少数县区设有文物科,其他县域文物工作多由图书馆、文化馆或其他人员兼管。”德州市文物局局长刘朝君说,随着文物工作的任务量日益繁重,当地文物工作人员多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专业技术人员和执法人员更是严重不足。

  记者了解发现,文保人才缺乏情况在东营市、威海市、菏泽市等地也普遍存在。

  城镇化给文物工作带来新课题

  相比于人才困境,山东省文保事业面临的城镇化因素制约更为明显。

  在1月15日召开的山东省文物局长会议上,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坦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文物本体及其生存环境的威胁加剧,自然灾害及文物本身腐蚀导致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十二五”期间,在完善市、区、镇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同时,枣庄市为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了1名至2名专业文保工作人员。在枣庄市文物局副局长胡丽萍看来,仅仅有人还不够。“在城镇化的浪潮中,亟须保护的各级各类文保单位岌岌可危,囿于资金的匮乏,保护起来捉襟见肘。”她建议,应有效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尤其是非国有资源参与到文物保护机制中来。

12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