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文化遗产该如何数字化生存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5-10-28 阅读: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生存

  刁常宇说,我们希望通过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将文物更好地保护下来。

  如今,浙大的这一被称为“基于多图像三维重构技术”正被更多地运用于石窟的野外考古调查。

  须弥山石窟是浙大运用这一技术正在进行的数字化考古项目。前不久,记者随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团队来到须弥山,探访数字化考古调查的工作现场。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北50余公里处的须弥山石窟群,开凿于公元5至7世纪,前后共开凿洞窟151座,是中国最著名的石窟群之一,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过去考古人员踩着扶梯、举着皮尺,一点点测量石像数据不同,在须弥山36号石窟,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正用普通的数字相机进行基础数据的信息采集。

  适当的布光,不断选取角度、按动快门。韩羽和同事已经在这里工作了3天,他说,这样一个石窟,通常拍摄的照片就需上千张。

  “这样做,不触碰文物,得到的数据却更准确,还解决了重建彩色贴图等过去靠人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数据采集完成后,分析和重建工作则交给了计算机。

  事实上,浙大自主研发的多图像文物三维重构技术,关键在于采用计算机技术建构出石窟的空间模型,也就是能把洞窟从实地,通过计算机技术“搬回”实验室,然后再从洞窟的空间模型,求得能够充分反映和说明洞窟形制、结构、造像布局等内容的平面图、剖视图和壁面投影图等各类正射影像图。

  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李志荣说,各类正射影像图不仅改善了传统考古制图工作的方式。而且,除具有精确的空间量度数据,带有的测量对象色彩、质感、残损风化情况等传统测绘难以兼顾的信息,与传统测量相比,更真实和丰富地记录了遗迹的实况。

  据了解,浙大须弥山数字化考古工作的目标是,用5——7年时间,以多图像三维重建技术替代传统人工洞窟测绘,同时将其作为与传统的文字、测图、照相、拓片等记录手段同等的石窟寺记录工具和手段,对须弥山石窟进行全面、科学、详尽的考古测量和记录,客观、忠实、完整地记录须弥山石窟全面遗迹信息,为学术界提供包括海量数字化信息在内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的同时,建立须弥山石窟群全息数据库。

  “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达到‘能根据记录恢复石窟原貌’的严苛要求。”刁常宇说,理论上,可以把洞窟的全部信息采集,在实验室重建,并用3D打印技术予以复原。

  “精确记录就是对文物最好的保护”

  手扶着红砂岩的山壁,走在陡峭的、台阶已被侵蚀得不甚分明的古蹬道,李志荣脚下,是山石年复一年风化后变成的红色尘土。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