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文化遗产该如何数字化生存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5-10-28 阅读:

  借助全新虚拟实景技术等高科技,在10月15日至19日举行的第九届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原真记忆·浙大敦煌”的1∶1高精度复制的敦煌壁画,让众多观众留连忘返,留下深刻印象。

  事实上,不仅是这个博览会上,现在如果想看敦煌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的第220号石窟,不用去西北大漠。在现代科技帮助下,研究者甚至可以在杭州得到比亲临莫高窟更加精确的研究材料。

  与原洞窟一模一样的“石窟”,就建在浙大紫金港在建的西区考古实验基地。

  “克隆”的莫高窟

  这个克隆的“石窟”是浙大利用高科技数字技术历时4年高仿真重建。克隆的“石窟”按1∶1比例重建,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科技考古中心副教授刁常宇说,其数据误差不会超过0.2厘米。

  “太逼真了,这个洞窟壁画人物的线条、色彩,甚至被侵蚀的墙壁,都与原来的洞窟几乎一模一样。”走进“石窟”无不让人惊讶:斑驳的墙壁、精美的壁画,透露出的岁月的沧桑,以及壁画人物的线条、色彩,甚至被侵蚀的墙壁,都让人身临其境之感。

  刁常宇说,真正的敦煌壁画可是很脆弱的,人多呼出的二氧化碳都会加速壁画的老化,这个高仿真洞窟可以容忍更多人欣赏它,亲近它,使人们很方便地学习和研究历史文化遗产。

  据悉,为复制这个石窟,浙大运用数字化技术,将石窟壁画原真记录,形成资源库以及复制洞窟,不仅留存下珍贵的文物数据资料,而且还能对石窟壁画研究与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据介绍,“石窟”壁画由浙大计算机系专门研发的仪器在莫高窟拍摄下来,再通过科研团队自主开发的精确拼接系统和校色系统形成。电子图拼完成之后,被打印在一种特殊的宣纸上。同时,研究团队根据三维建模的数据和洞窟建造特点,搭建“浙大220号石窟”的建筑,最后粘上打印好的宣纸。

  刁常宇说,壁画文物数字化要求每英寸不少于300个像素点,像素点越多,数字化后的信息就越丰富。为保证图像不变形,他们一面24平方米的墙拍摄的照片量就达五六千张。

  据悉,在4年里,浙江大学联合敦煌研究院完成了对敦煌60个洞窟的数字化采集,拍摄了50多万张照片,容量超15个TB。

  刁常宇称,目前团队只完成了一个复制窟,更多的壁画可以在团队研发的敦煌壁画数字资源管理系统,以及展览现场的高清虚拟巨幕中欣赏,每一张壁画由成百上千张照片组成,图片最高精度达到900亿像素,最大的一张壁画,照片文件达到了60G。“如果需要,这些洞窟都可以实现与220号石窟一样仿真重建”。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