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的缔造,不仅要塑造充满生命活力的“生境”,更应升华至富含画意的“画境”;最后,还需从生境、画境中“触景生情”,激发浪漫主义的豪情,进入情景交融的“意境”,才称得上是达到了园林艺术的至高境界。
什么是榫卯?
中国木质的古建筑,各个构件采取凹凸部位相结合的连接方式,以实现各部位的固定,保证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稳定性,这种连接木质器物的结构方式就是榫卯。
榫卯,《集韵》对“榫”也有记载,“剡木入窍也”,俗谓之“榫头”,亦作“笋头”。榫卯,是实木家具中相连接的两构件上采用的一种凹凸处理接合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通过这“一凹一凸”,使得建筑能够在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下,各部件牢不可分。
这种创造性的连接方式,使得传承下来的建筑历经几百甚至上千年,依旧屹立如初,实现了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榫卯的发展
从考古发现来看,榫卯结构的实物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时期。在河姆渡遗址的干阑式建筑遗迹中,最有影响的是出土了上百件带榫卯的木构件,这些榫卯构件制作之科学、规模之宏大,为我国所罕见,是人类文化史上最早的杰作,考古学家称之为7000年前的奇迹。
春秋战国时期,“榫卯”制作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秦汉时期的砖墓,熟练地运用了“榫卯”技术,是我国历史上砖石结构使用“榫卯”的有力例证;唐宋时期“榫卯”技术已完全成熟,宋《营造法式》对“榫卯”技术加以总结,将这种技术归纳概括,列出“鼓卯”、“螳螂头口”、“勾头搭掌”等数种。
随着木材的大量使用、生产力的提高和金属工具的普及,“榫卯”的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制作技术空前发展,“榫卯”的形式和用途更加丰富与规范。除木结构使用榫卯外,砖石结构使用“榫卯”也很常见,进入明清两代,由于家具形式的丰富,促使“榫卯”技术走向高潮。明清木构建筑常见的“榫卯”,主要有二十多种,如:管脚榫、馒头榫、燕尾榫、龙凤榫、透棹、半榫、穿销榫、桁?怠⒁?ч镜龋?词故墙裉旖ㄔ炷竟狗课荩??久?匀皇鞘褂玫闹饕?际酢?/p>
榫卯为何如此牢固?
物理性质上的避弱就强
从物理性质方面来看,木质材料由纵向纤维构成,只在纵向上具备强度和韧性,横向容易折断。榫卯通过变换其受力方式,使受力点作用于纵向,避弱就强。
构造上的巧夺天工
古代的能工巧匠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工艺,创造出无与伦比的榫卯构造方式,将木质材料的应用推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在牢固的基础上,不同的榫卯满足于不同的应用方式,其结构样式更是多达上百种。榫卯在我国几千年的沉淀与发展中,适用、美观、坚固三者兼备,代表着木质材料在形式构造方面的最高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