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中国传统建筑民居发展脉络及类型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更新于:2020-4-9 阅读:

3、木构井干式(主要分布地:东北、云南等林区)

用井干壁体作为承重结构墙,东北及云南等林区所见木金墙壁的住宅,是民间的一种普通做法,端部开凹榫相叠。但因受木材长度限制之故,通常面阔和进深较小。

4、砖墙承重式

汉洛阳河南县出土的汉代仓房,以砖砌方室较多,证明当时砌砖技术已很发达,但在地面住宅中用砖不普及。砖普遍用于住宅砌墙并承重,是在明代,并因此在北方形成和普及了硬山式住宅。一般北方住宅多为四合院,每面各3间,但在前、左、右三面房屋正中间砌墙,除解决架檩传载外,火坑位置亦可合理安排,从而形成一间半式房屋。

王家大院硬山建筑群

5、碉楼(主要分布地:西康、青藏高原、内蒙古)

在西南一带边疆,汉时或更早已有碉房,这种碉楼住宅与山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这些地区多山,且石为板岩或片麻岩构造,易剥落加工,取石方便。碉楼外墙为厚实高大的收分石墙楼层(底层厚达40cm,高可达数十米),内为密梁木楼层的楼房,楼层用土面层,即在木梁上密排楞木,再铺一层细树枝,其下再铺20cm的拍实土层,屋顶亦拍实土层;厚为这种特殊做法均和当地属高原气候干燥又多风有关。

西藏碉楼

6、土楼(主要分布地:福建、广东、赣南等)

土楼是客家自三国两晋以来以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期为主,为逃避北方战乱而迁移南方的中原移民的住宅。土楼的种类、分布与客家民系的分布形态是一致的。

客家大体上居住于广东、福建、江西三省,这些地区的土质多属“红壤”或“砖红壤性土壤”,质地黏重,有较大的韧性,不像中原的沙质土壤那样疏松,稍作加工便可以夯筑起高大的楼墙。该地区的山地又盛产硬木和竹林,硬木用于建房,竹片则提供了相当于建筑骨架的拉筋。同时,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客家由原来的麦作文化改为稻作文化,从而糯米、红糖是就地取材的最好凝固剂。这三种建筑材料和砂石、石灰一起,构筑成丰富多彩的各式土楼。

客家土楼

7、窑洞(主要分布地:豫西、晋中、陇东、陕北、新疆吐鲁番一带)

窖洞的前身是原始社会穴居中的横穴。窑洞住宅以天然土起拱为特征,主要流行于黄土高原和干旱少雨、气候炎热的吐鲁番一带。

8、阿以旺(主要分布地:新疆南部)

“阿以旺”是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常见之一种,有三四百年历史。土木结构,平屋顶,带外廊。所谓“阿以旺”,即是一种带有天窗的夏室(大厅),中留井孔采光,天窗高出屋面约40~80cm,供起居、会客之用,后部做卧室,亦称冬室,各室也用井孔采光。

新疆阿以旺

9、毡包(主要分布地:内蒙古、新疆)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