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保护古建筑,城市不能随心所欲“打造”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大众日报 更新于:2019-6-13 阅读:

今天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如何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保护好自然遗产,成了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古建筑,是历史、科技、文化与艺术的结合体,“发展经济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同样也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二者同等重要。”

然而,有些地方在古建筑保护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过去,记者常去一条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街,但在前几年,成片的古建筑老房子被拆了,崛起的是一片“高大上”的餐饮商铺,人工化、同质化、逐利化的痕迹十分明显。在不少地方,城市在一天天地长高,街道在一天天地变宽,广场在一天天地变大,一些老街老巷和文物古迹,却在“日新月异”中被推倒,一些文化史迹被“维修性拆除”所抹去……“城市像一个金属器皿任人随心所欲地打造。”

城市岂能随心所欲“打造”?一座城市,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用它的布局结构和建筑风貌,忠实地记录着历史发展的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文特色。那些历尽沧桑的古建筑、传统街区,以自身独特的文化意蕴,成为历史文化遗存中珍贵的人文资源,成为了城市的历史教科书,是城市的文脉。显然,“拆真古街、造假古董”“宽街道大广场”,可能使城市变得繁华漂亮,也可能赚来一笔收入,却无法使城市更悠久,也未必让生活更美好。那些无视历史文化的“辞旧迎新”,将古建筑当“地皮”去处理,无异于将传世字画当作纸浆,将商周铜器当作废铜来使用。

保护古建筑,城市不能随心所欲“打造”。当然,城市也要新陈代谢,新建筑与老建筑、新建区与老城区,难免会有矛盾与冲突,也难以把每一条古街都当作“木乃伊”来呵护。如何让城市穿越历史,既能留住珍贵的记忆,还能让百姓生活得更美好?我国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吴良镛院士,曾主持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以循序渐进式的有机更新,清除“死亡细胞”,更生“新细胞”,保留了厚重的历史底蕴,也完善了现代生活功能,实现了旧城保护和改造开发的协调统一。让历史建筑融入当代社会,让宝贵遗产世代传承,完全可以做到,关键要有对历史文化的敬畏,要有传承历史的责任意识和科学态度,要有法律制度来规范保障,更要有创造性转化的能力。

老建筑、老街巷、老村落,虽破旧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一砖一瓦上印刻着文明的痕迹,是一座城市的根。城市决策者、城市开发者、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者,一定要对历史建筑充满敬畏之心,统筹好古建筑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使城市不仅有现代文明,还必须有历史、有文化、有个性,让老街巷老建筑在传承中焕发新光彩。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