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代表委员关注良渚申遗:保护良渚遗址 传承历史文脉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中国文物网 更新于:2018-3-14 阅读:

  “一千年前的文明看北京,两千年前的文明看西安,五千年前的文明就要看杭州良渚了。”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告诉记者。

  翻开政府工作报告,她的目光停留在报告中的这一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018年1月26日,中国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此时,距离“良渚”两个字首次出现在考古领域,已经过去了80多年。相比其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8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围绕着这个美丽的洲渚,代表委员们说,还有太多的谜团故事等待着解开。

  增强文化自信

  最近,良渚玉琮在《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央视节目中亮相。节目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古城考古队队员所传递的信息,令人倍感震撼。郑亚莉代表第一时间收看后,兴奋地和记者谈论起自己的所感所思。

  “玉琮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物力证,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郑亚莉代表感慨,“古人总能一次次打破我们的想象,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赞叹他们身上凝聚的匠心之美和智慧之光。”

  透过屏幕,我们再一次与良渚文明相遇。一个存在于5300年前到4300年前的古代王国的景象仿佛历历在目:以宫殿为主的王城有3平方公里,王城外围核心居住区有5平方公里,水利系统直接保护的范围有100多平方公里。

  如此古老、伟大、神秘的良渚遗址,怎能不被世人知晓、认可和仰慕?

  “良渚申遗,其目的是让世界看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看来,“中华民族是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良渚让我们找到属于整个民族文化的‘根’。”

  守护住历史,就是守护住了文脉,守护住了民族的根和魂。“良渚遗址实证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我们要把它的保护、传承、利用作为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摆在桌上、抓在手上,呼吁建言、献计献策。”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卫红说。

  在罗卫红代表看来,作为良渚遗址的保护者和传承人,要坚持把保护良渚遗址、延续历史文脉,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优秀的历史文化是一种基因,是一种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文化自信在当下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石和力量。”

  传承匠人精神

  十多年前,许江委员曾来到良渚遗址挖掘现场,被现场完整的城邦结构、原乡的生活场景所深深吸引。他说,良渚也是文化艺术的源头,精美的玉琮、器物等为文艺创作提供源源不竭的文化养分。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