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保护文化遗产:用方言传承文化"DNA"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7-3-2 阅读:


  方言一旦消失,其所承载的文化也会消亡。此次《意见》强调,既要“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又要“保护传承方言文化”,两者并行不悖,才能真正留住文化发展的脉络。

  保护地名,照亮回家的路

  2016年,人民日报前高级编辑李辉在微信公号“六根”连发三篇文章:《徽州,归来吧!》《再说徽州:地名改错了,真的不能恢复吗?》《三说徽州: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呼吁将安徽黄山市改回“徽州市”。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场关于城市改名现象与地名保护问题的热烈讨论就此展开。

  “地名的替换与取消,显然需要慎之又慎。尤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早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存在于史书、碑刻、文学经典之中。”李辉为保护地名大声疾呼已不是第一次。1994年,他曾发表《可惜从此失荆州》一文,为舍弃著名历史地名荆州不用,却用“荆沙”一名而打抱不平,并呼吁恢复荆州地名。1996年12月,湖北省政府颁布通知,撤销“荆沙”名称,恢复“荆州”地名。这让很多与李辉一样关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地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接续了千百年的情感传承。正如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所言:地名是人类历史的一块“活化石”,是一种看得见的乡愁。一位老人在给家乡官员的信中这样写到:“你们经济发展得很好,建设也很好,但是地名不要改。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地名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出行、乘车、购物等日常活动都与一定的社区或街区、街道、建筑等发生关系,这都离不开地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王长松认为,当前保护地名文化遗产有两个有效途径:一是制定地名保护名录,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科学规划城乡地名,使地名规划在满足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对地名需求的同时,又保护地名文化遗产,维持城市特色文化与居民的文化归属感。

  2004年,民政部启动了“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保护试点,取得了一些成效。此次,“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被写入《意见》,必将更进一步推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

  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人们的乡愁

  走进北京南锣鼓巷,两旁开设了近百家店铺,其中售卖与老北京文化产品相关的店铺寥寥无几,多为餐厅、酒吧、杂货店等。店铺外观看似古色古香,内部商品却极具现代气息,甚至国内外著名连锁品牌也进驻其中。走进“老北京小吃一条街”,其中的“老北京小吃”虽有老北京小吃的形式,却缺少了老北京小吃的地道美味。一位来自外地的游客表示:“对南锣鼓巷有点失望,感觉和别的地方没什么区别。”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