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古籍修复师娘子军 :纸浆补书机如熬汤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7-10-18 阅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籍修复前后对比,左边为修复前的样子,右边为修复之后  

修复


  穿越千百年时光,她们手中的日常


  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形容故宫里的文物修复师们:一道宫门,两重世界。穿过千年的神秘,他们手中的日常。

  省图和市图没有宫门,这里的古籍修复师们,也和千百年前的时光日复一日打着交道。

  什么是古籍?盛兰介绍:“我们对古籍的定义,是成书于1911年以前,具有古典装帧形式的书。”

  目前,省图存有46万册古籍,年代最久远的是宋版古籍,较为珍贵的古籍,包括海内外的孤本《黄鹤楼集》,以及清代的政治家、文学家纪晓岚题跋的一些善本。孤本,是仅有一份在世间流传的书;善本,则是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

  市图现存21万册古籍,其中有6部118册珍贵古籍入选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分别是《文献通考》《甘泉献纳编》《圣学格物通》《大隐集》《崧庵集》《云溪集》。

  作为非遗传人,贺琳修复过不少重要古籍,“北京文物局曾找我们修复过一套《聊斋》,也是入选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书。当时北京文物局全国各地找修复师傅,看了市图的修复手艺之后,决定交给我们修。”她表示,市图的古籍修复历史悠久,还修复过《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这样的传世珍本。

  老话说“纸寿千年”,国家图书馆目前藏有唐代的写本,省图和市图也都有宋版古籍。贺琳说:“人的生命只有几十年,但书的生命可以长达几百、几千年,让一本古籍在手上重获新生,给后人留下点什么,这是多么自豪的事。”在修复工作中,盛兰感触最深的,也是所有修复流程结束,装订完成后,拿在手里的古籍已经完全不同,“感觉我赋予了它新的生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工具 

 

一把棕刷用了30余年,纸浆修复机如“熬汤”


  古籍到底怎么修复?都靠手工。

  在修复师们的工作桌上,排开一系列工具:锥子、镊子、竹起、棕刷、毛笔、浆糊、方头锤……

  这些工具还有讲究,盛兰说:“竹起是我们自己削的,用竹子是因为它韧性好,普通的铁起担心生锈,会划伤纸张。”浆糊也是修复师们自己调制,太稀会粘不上,太稠则不便于重复揭开,“我们修复都是可逆的,也方便后世再次修复”。

  修复师们还会自己染色,杨明丽介绍,古籍修复所用的补纸讲究颜色最大程度地接近,有时买不到相近颜色的纸,会用国画颜料自己染。

  贺琳的棕刷跟了她30余年,“从我开始做古籍修复,就一直用这把刷子。这么多年用惯了。”
1234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