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2016年年会侧记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6-2-24 阅读:

  1月21日至22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6年年会在位于奥北科技园的水下中心新址召开。会议总结了2015年水下考古工作,讨论了2016年水下考古工作计划,并就水下考古工作规范进行了专题研究。

  回顾2015:成果丰硕  亮点纷呈

  2015年是“值得回味的一年”,致远舰项目入评“六大发现”、“南海一号”精彩纷呈、西沙水下考古顺利实施、水下考古培训班圆满成功、签署中法合作协议、数据库及图书档案建设、学术建设有序展开……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姜波代表中心介绍了2015年水下考古工作及相关研究成果。

  据介绍,水下中心去年共开展水下考古项目27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沿海项目12项、内水项目4项,海防调查2项、海岛遗址调查3项、海港遗址调查3项,以及水下培训项目1项。其中不乏频频进入公众视野的一些亮点项目。

  “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无疑是2015年最引人瞩目的水下考古项目,领队周春水介绍了该项目的发现情况。磁力数据、舰体结构、武器装备、“致远”制式餐盘以及海图资料等证据,将“丹东一号”沉舰的身份确定为“致远舰”。回顾2015年的工作收获,周春水总结为“积累了大型近代沉舰的水下考古调查经验,运用了含磁力仪的多种物探技术,同时也是战争档案资料收集与运用的实例。”

  保存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的“南海一号”沉船,自2007年12月整体打捞至今,其发掘工作也牵动着公众的心。据领队孙键介绍,随着上表面淤泥清理的完成,2015年考古发掘的工作重点进入分离提取舱内凝结物和船货的阶段。发掘过程中,根据发掘水平面的变化,考古队对“水晶宫”内的水位进行控制,把正在发掘的层位控制在水位逐渐降低的状态,保持遗址湿度、温度的可控;未发据区船体和船载的文物始终处于水位线下。为了较少保存环境剧烈变化对文物的不良影响,还要同时进行喷淋保湿作业。通过发掘,对船体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发现了陶瓷器、铁器、铜器、金银器、动植物残骸等种类庞杂的出水文物。

  西沙群岛水下考古调查与发掘领队邓启江介绍了2015年度“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调查、甘泉岛遗址陆地考古调查、永乐环礁礁盘外海域物理探测调查等工作。经过水下考古调查,“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发现以石质类文物为主,还有少量青花和白釉瓷器碎片的堆积情况,但是船体本身尚未找到。根据出水瓷片和石质类文物特征分析,该沉船遗址的时代为清代晚期,为一艘专门运输石质类文物的远洋运输船。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