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摸清“六分之一”的“家底”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6-2-17 阅读:

  质朴的石器和陶器、各种文字的文书、栩栩如生的泥塑和木器、绚丽多彩的织物服饰、工艺精美的铜器和铁器、漂亮的金银器和珠玉杂项……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横贯新疆,古希腊、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中亚草原文化和中华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创造出了古代新疆独特的地域文化。新疆有166万平方公里,超过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为了摸清这六分之一的“家底”,三年多来,近千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人员在风雨长途中舟车劳顿,在昏暗库房中默默劳作。

  2015年12月中旬,由国家文物局普查办和专家组成的评估专家组来到新疆,对新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行调研评估。评估专家组在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吐鲁番市和吉木萨尔县分别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考察各地博物馆和考古所等收藏单位,了解普查的组织与保障、普查进度、普查质量。

  到2015年4月,新疆基本完成文博系统内藏品信息的采集登录工作。截至2015年12月,全区共采集藏品196841件/套(实际数量421776件),其中珍贵文物6221件/套(实际数量12607件),进度位居全国第四。2015年11月初,在北京对新疆的普查数据进行了预审,新疆普查数据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一支有奉献精神的队伍

  “新疆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突出亮点,是这支普查队伍”,国家文物局普查办负责同志在调研中说,“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是过硬的,他们的奉献精神让人感动”。

  新疆地域广阔,文物类型复杂多样,多民族文字识读和翻译难度大,近年来各级文物局、博物馆三分之一的骨干作为“三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干部派驻基层第一线,普查人员严重不足。这些都是与内地大不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涌现出一批敬业奉献的感人故事。

  和田地区文物局局长张化杰和地区博物馆其他几名同事在普查期间作为“三民”干部驻村一年,他利用春节探亲的机会,带领全体工作人员伴着节日的烟花奋战在普查一线。自治区博物馆技术部的关一在结婚第二天就穿着红衣裙出现在普查现场,面对大家的劝说,她爽快地说:“等忙完了这阵子再休假也是一样的。”自治区考古所的闫雪梅是审核专家,由于普查中长时间熬夜加班看电脑,2014年眼疾加重,直到2015年终审后才不得不动手术,手术一周后,她又主动请缨领取任务。阿克苏地区博物馆业务干部吴文强,信息采集录入阶段,其他两名普查人员都被下派基层开展“三民”工作,他一个人完成了所有3000件(套)藏品的信息采集录入和报送工作。此外他还承担阿克苏地区所有县市普查数据的审核报送工作。那些日子,他没有节假日,早出晚归,加班加点,有时甚至住在单位整夜上传数据。自治区博物馆的线装古籍存放在地下室,环境较为恶劣,古籍中含有大量真菌孢子。馆员孙丽萍在已有身孕的情况下,在没有暖气的地下室连续工作六七个月。感染病菌后,医生建议她住院治疗,她说:“我一住院,工作就要停下来。现在任务这么重,我们不能拖博物馆的后腿,这次是全国文物普查,我们更不能拖新疆的后腿!”在其后的几个月里,她打着手电筒,把古籍按照古籍分类法整理为经部、史部、子部、集部、丛部,让博物馆的一万多本古籍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身份”。

1234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