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古镇白蒲的文化守望者杨春和:抢修古建 呕心沥血

来源:南通网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5-6-25 阅读:

在如皋古镇白蒲的大街小巷,常可看到一位步履敏捷的老人,或丈量,或走访,他就是古镇的文化守望者杨春和。

杨春和年逾古稀,生于白蒲,并先后担任过乡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等职,退休后任如皋历史文化研究会白蒲分会会长。

抢修古建 呕心沥血

上世纪末,杨春和无意中听到一个消息:位于白蒲高级中学内的一座千年古刹的大雄宝殿将拆除,原址用于新建学校餐厅楼。

杨春和随即赶到学校实地察看。改善学校设施和保护文物都有必要,如何解决这对矛盾?他经过一番思考后,向镇政府和学校提议,将现存的大雄宝殿易地迁建,他的合理化建议被多方接受。

杨春和挑起了修建法宝寺的重担,但一连串的难题摆在面前: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他主持过修路桥、建学校、办工厂,对古建筑却是门外汉。杨春和刻苦钻研,终于掌握了修缮古建筑的专业基础知识。他还发动群众,将镇上退休下来的热爱古建的老匠人、老教师、老职工、老街坊60多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修建筹委会”。他带头捐钱捐物,亲朋好友?同学?信众积极响应,纷纷解囊。

如今,新建的法宝寺早已落成,它忠实于原貌,梵宇琳宫庄严再现,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如皋市文物保护单位。

收集文物 依法保护

白蒲镇千余年来人杰地灵,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但因为历史原因,许多文物都已散失。为此,杨春和发动群众收集古镇历史文物,数年来,共收集古碑石20余块、古牌坊条石30余块、各类文物50多件,其中大多是研究白蒲历史、长寿文化、佛教文化的重要佐证。

“皇帝御旨碑”是曾任清朝佐都御史沈岐父母的墓志铭,文革中遭损,发现时砌在一农户的猪舍内。杨春和多次登门,宣传文物保护法,劝导农户捐出了石碑。这件石碑在清史?家族史?书法?雕刻工艺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省、市有关专家学者来白蒲考查后表示,一个镇收集这么多历史文物不容易。在收集文物的基础上,杨春和协助镇政府成功申报省市文保单位14处,对文保单位依法加以保护。

保护非遗 留住乡愁

5年前,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白蒲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镇政府将此项工作交给杨春和领办。他将老教师?老街坊?老艺人组织起来开展大范围的调查摸底,自己带头编写资料。

杨春和冒烈日、顶酷暑骑摩托车逐村辅导业务,翻阅资料。短短半年内,白蒲镇共收集14种类别244条信息。

杨春和还深入到白蒲三香斋茶干厂、白蒲黄酒厂、和记饭庄宣传申遗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拍照片,联系摄像,协助三个长寿传统产品成功申请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企业负责人说:“老杨说实在话,办实在事,是我们企业的贴心人!”
12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