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x35px;
1600x235px;

从部队退役到故宫当木匠 成为“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 李永革:修故宫的人

来源:网易 作者:佚名 更新于:2015-6-11 阅读:

  太和殿当时出现屋顶瓦面塌陷的状况,为了探查原因,李永革带着施工队伍揭开屋顶上檐东西两山面进行检查,结果就有了意外发现:根据《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的记载,专家此前都一致认为最高等级建筑的太和殿的屋面苫背也应该为最高规制,所以维修方案中选了铅背的做法。但事实上太和殿屋面苫背采用了最简单的苫背材料与方法,首先在望板上铺桐油灰约2毫米,之后涂上8厘米到10厘米的白麻刀灰,在白麻刀灰背上直接铺瓦。“于是我们决定尊重历史,就按最朴素的做法来进行原状修复。”李永革说。

  2008年,当太和殿去掉围挡,重新以威严壮观的面貌展现在游客面前的时候,李永革还在忙碌一件和太和殿有关的工作—撰写《太和殿维修工程施工纪实》。“故宫维修缺乏这样的记录。”李永革告诉记者。他曾经去日本奈良的药师寺参观,发现那座建于公元680年的寺庙存留下来1000多本维修笔记,这让他深受触动。太和殿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之后数次因火灾重建。现在的太和殿是康熙三十六年(1697)重建后的形制。新中国成立以后,太和殿还经过大大小小6次修缮。但在2008年之前唯一可查的详细记录,仍然是康熙年间写下的那本《太和殿维修纪事》。

  传承之忧

  李永革从来都觉得精力旺盛,平时经常下工地,直到有天爬高的时候觉得有些吃力,他意识到自己不再年轻了。那是2003年,他47岁。“再看看和自己同一批进来的人,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年病都提早光临了。”他意识到了技艺传承的紧迫性。2005年,李永革在故宫搞了第一次隆重的拜师仪式,是第二代工匠和第三代工匠正式确立师徒关系,为了将传承脉络理顺,也为了了却许多人的心愿。2007年,李永革又组织了第二次拜师,从参与故宫第三次大修的工程队伍中选了10个不错的苗子让第三代工匠带着来学习。然而他们却称不上第四代工匠,随着大修告一段落,这些工人相继离开了故宫。“你也可以看成,官式古建营造技艺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李永革自我安慰般地说道。

  李永革寄予厚望的是2013年修缮技艺部面向社会招到的15名学员,他们被分成瓦木和油石两个组。“因为瓦作和木作,或者油彩作和石作彼此间都有相通的东西。现在年轻人文化水平高,掌握速度快,没必要单打一。”

  这拨精挑细选出来的年轻人现在还是面临两个问题,除了缺少参与大型工程练手的机会外,他们也没有纳入故宫正式人员编制,“30多岁的人,都是拖家带口的,经济压力大”。到现在,15名学员还剩下9个。他们还会成为和李永革一样,一辈子修故宫的人么?
123

上篇:

下篇: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连城铝业大厦16楼   网址:www.xadmhy.com;   邮编:730030

© 2014-2023TGVISION.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5000073号 版权所有 澳门十大娱乐网站平台(中国)百科全书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icon甘公网安备 62292302000106号

Baidu
sogou